新吾爱文学网 > 军史小说 > 明末阴雄 > 第109章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(1/2)

第109章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(1/2)

上一章明末阴雄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很多人抨击明朝的时候,都喜欢拿锦衣卫说事,说起来锦衣卫就是非常恐怖的东西,权势滔天,随意抓人,但是锦衣卫的作用,其实有点类似于后世美国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的结合体。

锦衣卫分北镇府司和南镇府司,北镇负责对外,南镇负责对内,之所以后世很多人对锦衣卫评价极为恶劣,都是因为笔杆子掌握在文人手中造成的。

就像海瑞逼得5岁的女儿饿死的传闻一样,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,但偏偏还是有人信了。

仔细分析一下,这个故事出自于沈德符写的《万历野获编》,而作者沈德符这故事是从老一辈听来的,老一辈的士大夫阶层,普遍和海瑞不和,编个故事抹黑他,岂不是易如反掌。

锦衣卫直辖于皇帝,造成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干扰,因此锦衣卫可以按照皇帝的意思,绕过司法机构刑部,抓捕审讯官员。

使得明朝的官员都很畏惧锦衣卫,自然不会说他们的好话,对锦衣卫极力的抹黑,仿佛他们一点正面作用都没有一样。

北镇府司的刑讯范围,针对的都是官员,一般也不会审讯捉拿普通百姓,所以在锦衣卫的权势之下,民不聊生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存在,顶多是“官不聊生”罢了。

总的来说,锦衣卫就是朝廷的特务机构,皇帝的耳目,违法乱纪官员的噩梦,敌对国家间谍的死地。

不过非常可笑的是,崇祯皇帝上台之后,居然自废耳目,大量裁撤锦衣卫和东厂。

孔有德前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,小时候看故事书或者电视,也觉得锦衣卫很恐怖。

长大之后就觉得,锦衣卫这种机构的存在很正常,这东西每个朝代都有,只不过其他朝代都是放在暗处,明朝把他摆到了明面上罢了。

他现在已经开始筹划,家里一个类似的机构了,不过这个负责的人选,需要好好斟酌一番,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忠诚,其次能力不能太低,毕竟这不是一个简单机构。

...

孔有德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,登莱巡抚衙门内,也是一片忙碌。

进进出出的人都是神情凝重,登莱这一年多来,可以说是乱事不断。

前不久皮岛发生了哗变,耿仲明的弟弟耿仲裕发动兵变,囚禁了东江总兵黄龙,削了黄龙的耳鼻,后将他腿打断,差点就把他的脑袋砍了。

好在旅顺的尚可喜闻讯,率军渡海袭击皮岛,杀掉了耿仲裕、王应元等带头之人,救出了总兵黄龙,此次兵变才被镇压。

没成想,好景不长,皮岛的兵变才刚刚被平息,出发援助大凌河的参将孔有德,也在吴桥发动了兵变,沿途攻州破县,现在正在赶回登州途中。

登莱巡抚孙元化坐在内堂之中,陪伴在他身旁的,是他的老友王徽。

王徽以前的官职是山东布政司佥事,是正四品的文官,和孙元化品级一样,与抚孙元化是多年的好友,同样都入了天主教。

也一样精通西学西器,他与孙元化专门制造火器大炮不同,他对西洋的机械制造研究颇深。

孙元化出任登莱巡抚,王徽便放弃朝廷给的高官不做,专门应孙元化这个教友之邀请,到登州与其共事

见到这位志同道合的教友前来,自然是非常高兴,二人在一起便可以互相探讨教义,探讨西器制造的心得。

而且上奏朝廷,请求任命王徽为登州监军道,监管登州水师,官署便设在水城之内,因为掌管水师官兵粮饷、战船物资以及水师的海上防务,因而水师官兵通常称其为海防道。

这绝对是实权兼油水的官职,一般人花钱都求不到,这位王徽倒好,由于整日沉迷于西学,对本身所兼官职跟本不上心,将大部分事情交给手下幕僚去办,而自己很少过问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明末阴雄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