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吾爱文学网 > 军史小说 > 壮哉大唐少年郎 > 第279章:形势喜人(2/3)

第279章:形势喜人(2/3)

上一页壮哉大唐少年郎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田都没有杂草的。”

“这,草鱼吃草,不是连秧苗也吃了么?”老人家显然是个种植的老手。

秦风道:“他们放草鱼的时候,一般是在秧苗长高到一尺左右的时节,这样一来,草鱼就够不着了,它们只能吃水面上的杂草。老人家若是怀疑,不妨找一丘田试上一段时间,至于鲤里,我建议现在就可以放进来了,因为鲤鱼不吃草。”

“您观察一段时间,如果现秧苗无碍,可以全部养鱼。当然,也可以在田里养养鸭子,让这些鸭子为水稻除虫、除草、施肥、松土,而稻田则为鸭子提供劳作、生活、休息的场所,以及鸭子生长所需的水和丰富的食物,两者相得益彰。不仅节省人力,还能种出更环保的水稻。鸭子肥了,又吃改善生活,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。”

老人家沉吟道:“多谢少年郎相告,我回明天就试一试。”

“老人家,大家都乡亲乡里的,如果成功了,可不要忘记分享给大家啊。”

老人家笑道:“当然不会。”

秦风点点头,笑着与老人家告辞离去。

在走了五里路左右,近万百姓正冒着酷暑,挥舞着锄头,挖着一条长长的沟壑。

“进度现在如何了?”

看着干的热火朝天的百姓,心中赶到了些许宽慰。开渠是又苦又累的事情,大热天里,百姓们不可避免的大汗淋漓,但是秦风还是从他们脸上看出了对未来的希望,脸上的那股麻木的表情统统消失不见了。

只因为这条水渠一旦开通,将会能够灌溉更多远离河流且尚未开出来的荒地,这条主干开通之后,会在庆州大地上形成数之不尽的脉络血管,为各地注入血液。

关于如何治理庆州,马周提出了一个建议,全力展庆州,将重心都聚集在庆州一地,让庆州先展起来,以庆州的经济,带动周边的村镇。并形成一个示范点,为来年在其他地方提供参考数据。

这个提议得到秦风的认可,大力支持。秦风虽然对于如何治理地方政务一窍不通,但是他理论丰富、见多识广,且亲身经历过许多事情。在后世他的老家就是一个非常落后贫困的村庄,生活环境很差,条件不好。但是后来附近的一个乡镇有一个领导能有才能,他大力展经济,让隔壁该镇的经济突飞猛进。该镇的繁华也带动了附近的乡村,以至于他不到十年的时间,从一个小小的镇长升成了一州之农业局局长。

在秦风看来,老家的展趋势与马周的提议有异曲同工之妙,庆州本地处偏远,若在没有一个经济心中,就算花十倍力也是枉然。不如直接将资金投入庆州,把庆州展成附近的经济中心,吸引商贩来此。

马周干略不凡,得秦风如此支持,他的展计划也随之展开。第一步,就是在河流附近垦荒,时至今日,已经全部完成。

但是远离河流的地方也有大片的荒地,那里十分缺少,地域内的水源只够生活饮用,遇到干旱时节,甚至还有断水的记录。这灌溉田地,种植蔬菜所用的水大多都要前往数里外的无定河、北洛河取水,极不方便。

马周的第二步计划就是开通一条通往干旱地区的河渠,给百姓打开方便之门。

在这里马周吸取了隋炀帝杨广的教训:杨广打开运河并不是一件坏事,但是他却弄得天怒人怨,天下百姓人人反之,对其恨之入骨。主要原因便是过于心急,不计民力,强行而为。以至于地方官员,强迫百姓下河,没日没夜的埋头苦干,连腰间都让水浸泡的烂,长出了蛆虫。百姓为了逃避这种罪,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手脚打断,成为残废,称之为福手福足。

为了不重蹈覆辙,在开河渠之前,马周便耐心的将开河渠的用意目的什么详细的告之百姓,而且也不强求百姓服劳役,只是许诺参加开河渠者,管吃管住,还有工钱拿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壮哉大唐少年郎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