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吾爱文学网 > 军史小说 > 晚唐浮生 > 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(3/4)

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(3/4)

上一页晚唐浮生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时强横无比的吴氏集团因为首脑吴三桂病死而分崩离析,然后被动卷入了清顺之间的大战。两国加起来近二十万大军在四川厮杀来厮杀去,足足打了好几年,川北很多府县几乎打成了白地,这才终于决出了胜负:敢打敢拼的顺军左营刘忠贵部击败以陕甘绿营委主体的南下清军,夺占了四川大部,摘取了最美味的一部分胜利果实(南部一些府县被北上的南明李定国、孙可望部占领)。

而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归属的改变,骤然使得中国大地上各方局势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。在这次变化中,顺军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方,他们控制了四川这个目前尚拥有数百万人口、物产丰富、地势险要的省份,从此有了另一个稳定的腹地与大后方(前一个大后方无疑是湖南),治下人口不但骤增六成以上,同时也有了前出攻击清国西北关中的一个选择,与之前自不可再同日而语——当然目前清军尚盘踞在川北、汉中一线的诸多关隘之内,易守难攻,顺军尚需想办法花费大代价将其慢慢夺占过来,如此四川的山川险固形势才能为清、顺所共有,否则就是清军单方面占优地利优势,对大顺很不利。

除了顺军之外,南明所得有限,除了早就恢复得黔北诸府并收编了一批吴氏降兵外,就只有南部一些地形复杂、物产贫瘠、土司盘踞的府县了,还可能因此恶了刚刚获得大胜的李顺政权,是赚是赔其实还很难说。

最后一位参与者清国呢,明面上是损失了四川这么一个重要省份。但如果真细究起来的话,除了丧生在保宁、顺庆等地的数万人马外,真的损失很大吗?早在吴三桂入主四川之后,这个西南最大的省份大概就已经与清国无关了,除了名义上仍属清国皇帝治下、民众剃发易服了以外,这个省不但不给清廷缴税,相反还屡次请饷请械;清廷要求他们出兵配合大战略的时候,吴三桂这厮又多少次存着保存实力划水的心思?真要严格说起来,这吴三桂就是个独立王国,清廷也就赚了个名义好听罢了,其实压根控制不了四川。因此,四川丢了对顺国固然是重大利好,但对清军来说却未必是什么了不得的损失,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曾真正拥有过,那么又何谈损失呢?

“顺国得了这个四川,那就如破茧成蝶,实力骤增,今后可以限制的手段就愈发少了,这说起来对我们其实不是什么好事。顺国上下本来就独立性不弱,对我们其实也是存着利用的心思(当然东岸人又何尝不是利用他们呢?),这下得了四川,以后的态度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。后面你去了马当和长沙以后,要注意观察、试探顺国朝廷上下的态度,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了,并以最快速度回报给我。”马文强最后又叮嘱道:“另外,占领四川当记头功的大顺左营总权将军刘忠贵也要想办法联络一下。当初李自成在襄阳定五营军制,传到现在,李来亨已经控制前营(高一功临死前交了兵权)、中营与后营,唯左营刘忠贵、右营袁保(袁宗第之子,来东岸学习过)独立性较强,隐隐是两大藩镇,故可多留意留意,接触接触,不是什么坏事。说不定,日后对于我们的顺国政策的选择,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呢,不可轻忽了。”

“我明白的。”姜云帆回答道:“怕是刘忠贵、袁保以及同样独立的编外军队贺珍父子,对于与我们建立更密切的关系,也是抱有很大的期望呢,我会从这方面着手的,请放心。”

最后一位参与者清国呢,明面上是损失了四川这么一个重要省份。但如果真细究起来的话,除了丧生在保宁、顺庆等地的数万人马外,真的损失很大吗?早在吴三桂入主四川之后,这个西南最大的省份大概就已经与清国无关了,除了名义上仍属清国皇帝治下、民众剃发易服了以外,这个省不但不给清廷缴税,相反还屡次请饷请械;清廷要求他们出兵配合大战略的时候,吴三桂这厮又多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晚唐浮生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