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吾爱文学网 > 军史小说 > 新顺1730 > 第四四三章 巴达维亚新政(八)(2/4)

第四四三章 巴达维亚新政(八)(2/4)

上一页新顺1730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专营但也未必有人来收呢?”

孙涛也笑道:“自是盼着先专营,保证今年明年能卖出去。等将来,再放弃专营,来收的人也多,竞相涨价。现在政策还是没定下来,大家都在观望。”

“就知道,城外的耕地,肯定是赚的,有机会能买就买。但耕地之外的东西,糖厂、蔗部、甘蔗园、香料丘这些,还是要等政策定下来。”

“但说实在的,我们也不指望了。你想啊,皇子、侯爵、都督们哪能没有亲戚朋友?政策是他们定的,若是赚钱,哪里轮得到咱们?”

“若他们不承包,大家也不敢承包;可他们要是承包,大家想承包,又轮不到了。所以啊,还是买块地,让儿孙学门手艺,才是正经的路子。”

“当年承包蔗部的,赔的底朝天的,也是不少呢。还有人至今欠着甲必丹一大笔钱呢。”

“即便依着大顺律,翻倍之后的利息不计,最多偿还双份的本息,那些人要还,也只能卖了所有家当了。”

如孙涛说的,这座城市终究是一座因商业兴起的城市。在周边以及整个西爪哇土改完成之前,还是要围绕着商业来运转。

若无商业,城中半数的人,都没饭吃。不一定都是商人,给商人赶车的、帮着收货的、算账的、管仓库的……等等这些,都是靠商业吃饭的。

一直以来,荷兰人的垄断政策,使得这座城市的商业是畸形的。

糖类只能公司收购、香料也只能公司收购,还有诸如棉花、靛草、咖啡、烟草这些,都是如此。

垄断、垄断,东印度公司赚得就是这份钱。

拿最简单的糖类来说,公司垮了、被大顺赶跑了,没人垄断了。但是,糖卖给谁去?

百余年间,没有贩子来巴达维亚收糖。

这要是被抓住,至少也得二十年苦役。

公司有公司自己的销售渠道,而且销售方向主要是波斯和欧洲。在公司销售渠道以外的地方,百余年间,市场早就饱和了。

榨出来糖,卖也是个大问题。

很多人看得出,大顺占据了巴达维亚之后,尽可能试图恢复巴达维亚的繁荣。但是,很多政策一直还没定下来,已颁布的新法令,最多算是修修补补、救济接济,并没有触及要害。

尤其是很多以往依附东印度公司为生的人,他们对大顺取代东印度公司的态度,是很明确的:若何以前一样,我们就支持;若和以前不一样,我们当然不支持。

荷兰人在东南亚的统治,是以巴达维亚为中心,密布着诸多的据点的点。

而这些点,与爪哇农村之间联系的线,是靠华人的。

很多华人也是吃这碗饭的,比如这有七八个村子,这七八个村子的热带产品,承包给某个华人专营。

也就是,只有他能来这七八个村子收货。其余人不能来。要是其余人来了,自有公司给他撑腰。

城中的很多人也是干这个的,现在政策没定下来,他们对自己将来的生活,很是担忧。

到现在为止,已经两个月了。

看似巴达维亚实行了不少新政,热热闹闹,又是改城市名、又是办公堂、又是救济的。

但仔细一想,好像又没有什么新政策。

固然一些人重新找到了工作,看上去朝廷赶走了荷兰人,也没什么区别;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,暂时是无业状态,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。

是继续在这等着,等朝廷的政策出来,万一还继续实行包片制呢?

还是说不等了,早点琢磨着别的行当,转行甚至离开巴达维亚?

这些事,已经有人向椰城的军镇假都督牛二反应了,牛二也是急的不行,他也想早点把政策定下来。

对此牛二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新顺1730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