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吾爱文学网 > 军史小说 >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> 第585章 不服来战(3/3)

第585章 不服来战(3/3)

上一页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章节列表下一章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直都在试图创新,但一直未能摆脱旧体诗束缚,此后提出“解放诗体”、“话怎么说,就怎么说”,如《人力车夫》,但平直浅陋,他自已都觉得缺少诗味。

“车子!车子!”

车来如飞。

客看车夫,忽然心中酸悲。

客问车夫:“今年几岁?拉车拉了多时?”

车夫答客:“今年十六,拉过三年车了,你老别多疑。”

客告车夫:“你年纪太小,我不能坐你车,我坐你车,我心中惨凄。”

车夫告客:“我半日没有生意,又寒又饥,你老的好心肠,饱不了我的饿肚皮,我年纪小拉车,警察还不管,你老又是谁?”

客人点头上车,说:“拉到内务部西!”

这种诗,刚出来时觉得还凑合,毕竟是新事物么,所以还敢登出来,后来放进《尝试集》里----他自已都知道分量太轻,尤其当这位东北少帅在军旅之余写出一些划时代的新诗之后,他就只敢尝试了。

少帅的诗那可是每首都绝对的优秀!

现在他不知道说得是自已的哪一首诗,可不要班门弄斧才好。老实说,在对方绝对的实力面前,他觉得自已只有被碾压的份。

“届敢开涮!记得适之先生前段时间写了一首《希望》,我读了之后很喜欢,也在私底下把它谱成一首曲。”

哦,这首新诗还可以谱成曲?胡适好奇着。

那是1921年夏天的事了,自己到西山去,友人熊秉三夫妇送他的一盆兰花草。自己欢欢喜喜地带回家,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顾,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,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首《希望》。

这首诗虽用五言,但已和旧体诗相距很远,而更像新诗了,是自己对新诗的几年探索后比较成熟的作品。

少帅真是博闻强记啊,而他博采众家之长、不断追求新事物的好学精神更是值得学习的,这是胡适的心里话。
本章已完成!
上一页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章节列表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