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吾爱文学网 > 都市小说 > 回眸1991 > 第495章 影片最终剪辑权(3/3)

第495章 影片最终剪辑权(3/3)

上一页回眸1991章节列表下一章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会不会让上亿美金泡汤?电影公司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。”

谢伊有感触的点头,好莱坞这种惨痛例子太多了。

对于各大电影公司来说,掌握影片最终剪辑权是至关重要的生命线,决不能轻易放手给导演。

就像王耀城说的;

一剪子下去,让上亿美金泡汤。

对于导演和影片制作公司来说,因为理念的不同,在影片剪辑和最终拷贝出现尖锐分歧是正常的,电影公司一定要恪守底线。

影片制作公司注重电影观感,震撼特效,尤其注重电影观众的爽感和可看性,哪怕粗俗,低级趣味也在所不惜,最终的目标是商业票房。

导演则不同,在拍摄商业大片的同时,会利用导演职权加入一些感情副线;

诸如伦理道德,家庭和责任,反思社会等等自己的东西,希望尽力能展示出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。

所处位置不同,必然导致理念分歧,这再正常不过了。

上世纪80年代

刚刚凭借越战片《猎鹿人》拿下了第5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的导演迈克尔·西米诺,踌躇满志的准备向奥斯卡最佳导演发起进攻,拍摄一部彰显深刻理念的商业大片。

当时,导演迈克尔·西米诺在好莱坞炙手可热,对于执导的影片只有一个要求,那就是必须拿到影片拷贝最终剪辑权。

左挑右选,迈克尔·西米诺终于拿到了电影《天堂之门》的导筒,摩拳擦掌地干了起来。

但最终

这部耗资4400万美元的大片,却只拿回了不到35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。

《天堂之门》的惨败,直接导致了投资方联艺公司的解体,也断送了迈克尔·西米诺无限光明的导演生涯,从香饽饽变成无人问津的臭狗屎。

可怜中枪的联艺公司,用血的教训证明影片最终剪辑权的重要性。

这个从好莱坞黄金时代走过来的,由卓别林、玛丽·碧克馥、道格拉斯·范朋克建立的电影公司,最后只能被卖给米高梅,停止了电影制作只负责发行。

王耀城不会拿自己的钱去赌导演的职业精神,漫威娱乐电影公司中的制片人,就是帮助电影公司看着钱袋子的人,地位非常重要。

在影片最终剪辑时,制片方汇同制片人,导演会上演一轮又一轮的激烈争吵。

禁止转码、禁止模式,下面内容隐藏,请退出模式!

每一剪子下去,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。

导演试图在最终拷贝中多保留一些自己挟带的私货,为影片打上鲜明的个人印记,电影公司则会果断的剪去一切不必要的东西,只保留有利于商业和票房的元素。

因此

在好莱坞一部电影会出现最终电影拷贝版与导演剪辑版区别,正是这一深刻矛盾的具体体现。

电影拷贝版80多分钟,导演剪辑版可能长达120分钟,对于导演来说,剪掉的40分钟全都是心肝宝贝儿。
本章已完成!
上一页回眸1991章节列表下一章